出生于1968年的冼剑雄,是华南地区享有盛誉的建筑师,代表作包括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、广晟国际大厦、耀中广场、南汉二陵博物馆、珠海金湾航空新城展览馆等,优质高产是他的职业标签。
正值知命之年的他,自小在广州长大,见证了广州城市轨迹的变迁,经历了广州房地产蓬勃发展的壮年,身为建筑大师,更是亲身参与了广州城市中轴的更新迭代,他说:“广州是最有条件形成年轮的城市”。
谈及广州城市风貌,他坦言:“政府应留住城市的肌理”,谈及国内建筑风格,他提出:“我们要重走现代主义”,而谈及时代的审美,他包容乐观,强调“创新需要过程”。面对人居进化,他感慨:“人不应该被房子绑住,束缚更少、空间更自由,才是未来的方向。”
网易房产:在您看来,岭南建筑最大的特色是什么?在中国传统建筑中,有着怎样的地位?
冼剑雄:岭南建筑最开始以地域进行划分,广府系、潮汕系、客家系,均有所异同,各自结合地域属性和中原文化特点发展而成。从传统角度来看,因为岭南地区在古代属于边缘地界,经历过频繁的变迁,岭南建筑的历史地位其实并不算太高。
但由于口岸通商早,岭南民居相较于内陆民居而言,受外来文化影响更深。大到像骑楼街,小到彩色玻璃满洲窗,都是吸收了外来建筑文化和材料手段,融会贯通。
因此,到近代以后,广州建筑设计院岭南建筑表现出极强的包容性。擅长把适应本土居住功能或气候特点的因素进行有效融合。像广州、佛山、中山、开平等地的骑楼街,虽说最早由欧洲传入,但并不是欧洲的主流,仅存于南欧少数炎热潮湿地带,因为适应多雨的气候,才得以在岭南发展和保留。
此外,岭南建筑多采用半围合空间,整体布局依山傍水、南北通风、对流遮阳,像防火的镬耳墙、西关大屋利于对流的趟栊门,细节处都体现了传统民居的智慧,慢慢也形成岭南建筑的独有特色。
网易房产:怎么看待在人居进化演变的过程中,传统建筑的保育即使受到重视,也往往束之高阁,与大众的生活产生割裂?如何评价广州目前对传统建筑的保育工作?
冼剑雄:我出生在英德,很小就随父亲来到广州生活。记忆中,小时候广州中山路、仓边路都是骑楼街,沿着骑楼街,走路上学就很方便。那时候的建筑形式和人的生活、经济环境相匹配,和谐共生。
到了90年代,为适应新的发展需求,广州拆除了部分骑楼街,比较典型的就是中山路一带。但广州很快意识到保护老城区的重要性,开始大力发展新城区,比如天河珠江新城等板块。自然而然,经济重点往新城区迁移,老城区就慢慢落后,加上交通、环境和商业都很难提升,很多年轻人慢慢就不喜欢住到老城区了。
但这未必是坏事,某种程度上,反而让广州形成了多层次的丰富的城市面貌,虽然老城区某些地方未能同步发展,但起码到现在为止,广州基本保住了老城区的历史面貌。
不过,光保留下来,如没有及时修复、活化利用,建筑慢慢也会凋零,特别是建筑不用而空置的话,会坏得更快。近年来,广州也意识到保育的重要性,像永庆坊等,都已经加以活化利用,恢复老城的新活力,这肯定是未来的方向。所以我认为,即使目前来看,新旧城区之间是一种割裂,但通过十年、二十年的发展,时间会证明城市更新,尤其是复活老城区的意义。
我认为,如果传统建筑真的被毁坏了,可以通过新旧结合的方式,保留空间和结构,对安全性进行修缮,让形态、业态、空间等方面协调共存,但不要再做新古董、假古董。关键是保留城市的肌理,包括建筑本身和小街小巷的尺度,不要大拆大建,一旦破坏了这种尺度,历史建筑就显得很孤立了,也就失去了保留的意义。
所谓的城市肌理,是一种整体性。老城区密没有问题,你看欧洲的建筑也很密,都是沿着马路边,整个都占满了。但保留了内部的庭院空间,这就足够了。城市更新,重点就是要尊重原有城市的构成逻辑、脉络肌理,包括它的尺度风貌、保留人性化的绿色空间。
网易房产:您曾经说过:“虽然城市的年轮在增长,但还是要保留其应有的模样。”那么,属于广州应有的模样是什么?
冼剑雄:其实广州是最有条件形成城市年轮的城市。
广州有起码超过两千年的历史,而且秦汉以来,一直是地方中心,没有变过。你看北京路地下的古道遗址,基本上城市的轴线一直在那,城市年轮一圈一圈,看起来非常明显。
东山在民国年代还属于郊区。广州最早是从越秀、荔湾向外延伸。拿北边来说,以前环市路以南才是城区,环市路以北已是郊区,出了环市路就是农田。广州大道西侧区域,也是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发展起来。这一带的面貌,包括建筑风格都非常相似。之后再向外延伸,天河珠江新城等等慢慢发展起来,形成如今的城市面貌。两千年历史遗留下来的城市年轮,既是时间轴,也是空间轴,不应该破坏。
网易房产:回到商品房时代,您认为,在当代语境下,岭南建筑的哪些特色适合与商品房做结合?
冼剑雄:讨论岭南建筑离不开气候的适应性,传统民居的天井连廊等,都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参考,比如首层架空、中空楼梯和通透墙的设计,都能看到岭南建筑的影子。
全国第1个商品房小区东湖新村,当时是80年代初,主要参考的是香港屋邨的模式,最早是在二层设计连廊系统,首层规划商业,住户可以走到二层,通过连廊把整个小区都联系起来。但后来发现,纯粹的香港模式未必适应岭南的气候特点,因为香港是典型的高容积率、高密度模式,超高层加上一梯多户的封闭空间,导致整体通风采光不佳。
到2003年SARS爆发后,香港政府开始鼓励设计阳台和公共空间,情况才有所好转。但在高密度的住宅区,除了公共环境外,细化到每层的电梯厅、公共走廊也需要优化。2000年左右,我们设计时代玫瑰园第1期的时候,就尝试设计阳光电梯厅,空中绿化空间,一定程度上从绿色生态、居住人文等方面,解决高人口密度下的住宅的舒适性问题。总的来说,无论是平面结构还是空间布局,针对岭南气候特点,都可以不断进行创新尝试。
网易房产:户型设计上,近年来广州的开发商都在尽可能追求房多,70多平就做到三房,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?
冼剑雄:这主要跟地价和房价相关。70多平做三房,其实也很正常。你看香港70多平就是三房,随着家电的升级,厅的尺度也不需要这么大,开间3米,舒适度也不见得差。
这不是坏事,特大城市、北上广深,都是两三千万的人口,如果一直像铺大饼一样往外扩张,交通、能源各方面都会出现问题,所以对于这种特大型城市,最有效解决人口居住的问题,就是提高居住效率。
土地资源就这么多,那无非就是建高一点,但不可能无限高,有效的居住面积就这么多,只能通过缩小人均面积,满足人口的膨胀。而且以后是城市群的概念,肯定人口密度会越来越高,所以人均居住面积在这类城市里适当缩小没有问题,也是对资源的集约利用。
现在广州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复式住宅,特别是咬合式复式,我认为还是适合了高房价下的使用需求。现在卖房是卖平面,以后说不定是卖空间,按照多少钱每立方米来定价,可能更合理。当然这是开玩笑,不过如果这样就很均等。
网易房产:如今房地产市场产品同质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,您怎么看这种趋势?对于普通商品住宅,怎么兼顾市场的接受度,同时做出产品特色?
冼剑雄:这也是阶段性问题。从2008年以后,整个房地产市场基本是有房子就能卖出去,那时候开发商强调周转率,所以必须形成标准化,因为这样最快,一拿到图纸都不用怎么画,直接套上去就开始建了。
但我相信随着地价上涨,地块越来越小,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定位,拉开差异以后,个性化的产品会越来越多。现在开发商拿地,已经很难像以前那样上百万平米地拿了,现在可能只是几万平米,而且每宗地块的形状都不太一样,想标准化都难。这种情况会倒逼开发商,最后只能做出差异化的产品。
网易房产:您认为在人居进化层面,大众的审美是否需要被引导?
冼剑雄:这个就是我们经常跟开发商争论的问题。建筑师当然希望从设计开始引导,但是大家都知道,新的尝试肯定有风险,广东的开发商通常比较少有冒险的倾向,还是相对保守。最好是已经验证成功的案例,再去复制,一个是保险,一个是快速。突破并不太容易,但有机会我们还是愿意尝试。
比如建筑立面,我们通常推崇更简约现代的风格。重点研究空间、细节、材质、比例和虚实的关系,但现在的市场还是更认可欧陆风格。
当然审美的提升也需要过程。毕竟30年前大家都没住过什么好房子。改革开放后,看到国外的传统,石头雕花,就觉得那个最好。但其实西方建筑早已经不局限于此了,越来越多的是更符合当代性的审美。说到底还是需要过程,而且相对而言,现在起码比若干年前好多了。
网易房产:在广州生活了50年,您小时候住的房子跟现在住的房子,经历了怎样的迭代?在您心目中,最为理想的房子长什么样?
冼剑雄:我小时候,七十年代的时候,是住在法政路,当时我父亲在广州市委工作,住在市委大院宿舍,大概只有20平米左右,厨房、厕所都是公用。后来分到了竹丝岗二马路的宿舍,三房一厅的楼梯楼,到90年代,我们家就搬回了盘福路,那时候我刚上大学。
研究生毕业后,我留在华工院工作,分到1套三房两厅的房子;1999年,我辞职创业,就把房子退还给单位了,那时候其实已经房改,交了5万多块钱了,但我退还房子的时候没有太多犹豫,当时只想更专注于事业的发展。
很快我自己购买了1套七八十平米的两房,我把内部全部打通,重新改造,变成一个大空间,床后面是一个很大的圆浴缸,通过更灵活的间隔,制造更自由开放的空间。
我喜欢个性化,现在更爱住在我的书画室里。那是一个旧厂房改造的五百平米大平层,有一个二三十平米的小卧室,很大的客厅、很大的书桌、还有投影厅,可以让小朋友在那里跑步。